5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升至54 創10個月新高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5 10:20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5 14:42

分享:

分享:

5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創10個月新高。

受供需擴張提速、尤其是需求強勁的拉動,5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錄得54,較4月上升1.5個百分點,創2023年8月以來新高,連續17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。

分項數據顯示,服務業供需兩旺,5月經營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第17個月位於擴張區間,並分別錄得2023年8月和6月以來新高。服務業需求覆蘇勢頭強勁,新訂單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上升;新出口訂單指數也連增四月並且連續第九個月錄得榮枯線以上,顯示海外需求加速擴張。

受供需擴張提速帶動,服務業就業改善,5月就業指數創2023年10月以來新高,結束此前連續三個月的收縮態勢。調查企業反映,增加用工是為了應對持續增加的業務量。供給側的高活躍度消化了部分在手訂單,5月服務業積壓工作量減少。

服務業價格繼續上升。5月服務業投入品價格指數錄得2023年7月以來新高,此輪成本上行趨勢至今已延續近四年。據受訪企業反映,原材料、勞動力和運輸成本上漲是服務業成本上漲的主要因素。受投入成本不斷上漲影響,服務業企業傾向於將增加的成本負擔傳導至顧客,5月服務業收費價格指數錄得2022年2月來最高,數值仍算溫和,但已超過疫情前增速均值。

服務業企業對未來市場仍較為看好,但對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原材料價格上升有所擔憂,5月服務業經營預期指數位於擴張區間,但低於長期均值。

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,當月服務業就業由降轉升,拉動綜合就業指數近九個月以來首次錄得擴張區間。就業壓力偏大、需求弱於供給依然是當前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,究其原因仍在於社會整體預期偏弱,這是過去較長時間內外部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影響所致。長期積累的問題需在長期中尋求解決途徑,各項旨在穩經濟、促內需、增就業的政策加力增效並保持一貫性和連續性,應是施政重點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